水稻紋枯病又叫水稻云斑病,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,一般早稻發(fā)病重于單季晚稻和后季稻,輕者影響谷粒灌漿,重者引起植株枯萎倒伏、不能抽穗或枯孕穗,一般減產(chǎn)10%~20%,嚴重時可減產(chǎn)50%以上。世界各產(chǎn)稻區(qū)均有發(fā)生。主要引起鞘枯和葉枯,使水稻結(jié)實率低,癟谷率增加,粒重下降,一般減產(chǎn)10%-30%,發(fā)生嚴重時,減產(chǎn)50%。
癥狀:水稻紋枯病是一種高溫高濕病害,一般在分蘗盛期開始發(fā)病,圓桿拔節(jié)到抽穗期盛發(fā),主要為害葉鞘,葉片次之。發(fā)病初期,先在近水面的葉鞘上發(fā)生橢圓形暗綠色的水漬狀病斑,以后逐漸擴大為云紋狀,中部灰白色,潮濕時變?yōu)榛揖G色,病斑由上而下擴展,逐漸增多,穗頸受害變?yōu)闈駶櫊钋嗪谏?嚴重時全穗枯死。病部的菌絲在表面集結(jié)結(jié)成團,先為白色,后變?yōu)榘岛稚木恕?/p>
病原為立枯絲核菌,屬于
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里越冬,第二年漂浮在水面的菌核附著于稻株上,在溫度適宜時生出菌絲,侵入葉鞘,引起發(fā)病。該病喜 高溫高濕,夏秋季氣溫偏高,雨水偏多,有利于該病發(fā)生;水稻過度密植、過多或過遲追施氮肥、連續(xù)深水灌溉,造成通氣透光差,田間濕度大,加速菌絲的伸長和蔓延,都有利于發(fā)病。
防治措施
(1)水稻對紋枯病的抗性是水稻和病原菌相互作用的一系列復雜的物理、化學反應的結(jié)果,水稻植株具有蠟質(zhì)層、硅化細胞是抵抗和延緩病原菌侵入的一種機械障礙,是衡量品種抗病性的指標,也是鑒別品種抗病性的指標,也是鑒別品種抗病性的一種快速手段。各地應因地制宜選用叫抗耐病品種。
(2)打撈菌核,減少菌源。要每季大面積打撈菌核并帶出田外深埋。加強栽培管理,施足基肥,追肥早施,不可偏施氮肥,増施磷鉀肥,采用配方施肥技術,使水稻前期不披葉,中期不徒長,后期不貪青。灌水做到分蘗淺水,夠苗露田、曬田促根、肥田重曬、瘦田輕曬、長穗濕潤、不早斷水、防止早衰,要掌握“前淺、中曬、后濕潤”的原則。
(3)抓住防治適期,可以使用寶豐萬隆瘟曲立除——水稻專用劑。
瘟曲立除主要防治稻瘟病、稻曲病、矮縮病、紋枯病、百葉枯病、穗莖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