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龍果常見病害有炭疽病、潰瘍病、瘡痂病、軟腐病、枯萎病、莖枯病等。而火龍果炭疽病和潰瘍病常常被混淆,氣溫回升,雨水多,是火龍果潰瘍病和炭疽病的高發(fā)時期,特別是大雨過后或臺風雨等惡劣天氣過后大面積發(fā)生,將直接影響火龍果的產業(yè),還是早了解早預防為好。一起看下這兩種病害的癥狀表現以及防治要點。
一、火龍果潰瘍病癥狀:
發(fā)病始于幼嫩莖部,初期圓形凹陷褪綠病斑,逐漸變成橘黃色,嚴重時整條肉質莖上布滿病斑。后期呈灰白色突起,形成潰瘍斑,其上產生黑色分生孢子器,嚴重時莖部完全腐爛。果實受侵染,鱗片和果實表面圓形凹陷褪綠病斑,病斑逐漸變成橘黃色,隨著成熟黃色病斑突起,呈灰白色,形成潰瘍斑,其上著生分生孢子器。果實受侵染,發(fā)病初期,幼果的鱗片和果實表面出現圓形凹陷褪綠病斑,病斑逐漸變成橘黃色。如遇雨水較大時,病害蔓延迅速,果頂蓋口附近變褐變黑,病斑上布滿黑褐色顆粒狀物;若天氣干旱少雨,隨著果實成熟黃色病斑突起,呈灰白色,形成潰瘍斑。
二、火龍果潰瘍病發(fā)病規(guī)律:
火龍果潰瘍病主要是因為高溫、多雨;濕度大;排水不及時;蟲害等原因造成;瘕埞麧儾【谌乔o病組織內越冬,翌年春季氣溫上升到16℃和多雨高濕時,老病斑釋放分生孢子,借風雨或昆蟲傳播,病菌無需傷口即可侵入嫩莖中進行初侵染;潛育7天左右新產生的孢子進行再侵染,輾轉為害新梢、幼果。該病為害火龍果三角莖和果實,有無傷口均可發(fā)病,在各個生長期都有發(fā)生,6-9月和高溫多雨時期發(fā)病為嚴重。
三、火龍果炭疽病癥狀:
果實發(fā)病初期:莖部表面,初期感染時,產生大量紅色病斑,形成莖組織病變;中后期病斑逐步擴大,直至相互愈合連成一片,顏色開始變成白色或黃色,表皮組織松弛,病斑組織進一步發(fā)生變化,出現黑色細點,在莖表皮形成突起。果實前期不會被感染,待果實成熟并轉色后,才會被病菌侵染。感染的果實呈現水浸狀及凹陷畸形,病斑呈現出淡褐色,病斑不久后擴大,相互連接成片。
四、火龍果炭疽病發(fā)病原因以及規(guī)律:
發(fā)病率隨莖節(jié)位置不同而不同,老莖節(jié)和嫩莖節(jié)發(fā)病相對較輕,中部莖節(jié)發(fā)病比較嚴重。因為中部節(jié)位新陳代謝活動比上部幼嫩節(jié)位弱,同時中部表皮的堅硬蠟質層還沒有完全形成,病原菌侵入概率增大;老莖的表皮層已完全木栓化,并且其表面覆蓋有厚厚的蠟質層,不利于病原菌侵染,減小了發(fā)病概率。在生長中,中部莖節(jié)結果較多,大部分莖節(jié)為結果枝,感病后對火龍果產量影響較大,有時能減產三成以上。其傳播途徑主要借助于風雨或者昆蟲活動,人為因素也有利于孢子飛散傳播。低溫干旱不利于病菌發(fā)病,主要發(fā)病在高溫多濕的環(huán)境,其適生長發(fā)育溫度為25度。目前重要的一點就是發(fā)病后及時,控制病害繼續(xù)蔓延。
五、針對火龍果潰瘍病、炭疽病的防治:
已經上潰瘍病、炭疽病的火龍果植株,可通過涂抹、高濃度刷干、灌根的方式控制病菌的蔓延。具體使用方法是①使用《潰腐靈》原液涂抹,用藥范圍大于病斑范圍,涂抹3-4次,第1天、第3天、第7天各一次,患病嚴重仍有水漬狀的第14天再涂抹1次。嚴重的,剪除病枝,再使用《潰腐靈》原液涂抹剪鋸口。②對出現潰瘍點多的株體,使用《潰腐靈》30-60倍液刷干1-2次,間隔10天。③對潰瘍嚴重、位點多,且處于雨季生長期的病株,在涂抹和刷干的基礎上同時采取灌根的辦法,使用《青枯立克》200-300倍液+根基寶300倍+有機硅灌根,間隔7-10天,以灌透毛細根區(qū)為準。④使用靚果安150-300倍+大蒜油1000倍+沃豐素600倍+有機硅進行噴霧莖干2次,每次間隔10天。使用藥劑控制不是根本解決辦法,加強栽培管理水平,提高樹勢是關鍵。施肥應以有機肥為主,視土壤肥力條件施用有機活化營養(yǎng)套餐肥及鈣肥、鉀肥等,可以增加火龍果莖稈蠟質層厚度,提高抗逆性。平時要注意果園的排水工作,設施栽培中水滴滴到作物上,也容易造成潰瘍病。做好清園工作,及時剪掉發(fā)病莖稈,并帶到園外銷毀或掩埋,以杜絕傳染其他健康火龍果的可能。關注濰坊奧豐劉青,定期推送植保動態(tài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