揚秈優(yōu)26系江蘇里下河地區(qū)農業(yè)科學研究所用協青早A與本所自育的恢復系揚恢26配組,于2002年育成的三系雜交秈稻新組合。揚恢26是用本所自育的恢復系R6547、R507分別作母本、父本雜交選育而成。1998年春在海南配組雜交,1998~2000年在揚州和海南兩個試驗基地連續(xù)加代、選擇和測恢鑒定,2001年選育出穩(wěn)定的優(yōu)良恢復株系,后命名為揚恢26。2001年夏在揚州用揚恢26與不育系協青早A進行小面積制種,2002年正季在江蘇里下河地區(qū)農科所試驗田進行的組合比較試驗中,揚秈優(yōu)26表現突出。2003年參加安徽省中秈區(qū)試,2004年續(xù)試并同時進行生產試驗。2005年通過安徽省審定定名。
一、產量水平及適宜種植區(qū)域
1、產量水平
揚秈優(yōu)26在安徽省中秈區(qū)試中,2003年平均畝產量536.27公斤,比汕優(yōu)63增產7.55%,達極顯著水平;2004年平均畝產量611.56公斤,比汕優(yōu)63增產5.73%,達極顯著水平;兩年平均畝產量576.13公斤,比汕優(yōu)63增產6.53%。200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量549.38公斤,比汕優(yōu)63增產1.55%。穩(wěn)產性分析,回歸系數1.0228、相關系數0.9764,表明揚秈優(yōu)26穩(wěn)產性能好。
2、適宜種植區(qū)域
揚秈優(yōu)26適宜于長江中下游一季中秈稻區(qū)種植。
二、特征特性
1、植物學特性
幼苗矮壯直立,葉色綠色,分蘗性強,繁茂性好。株型適中,株高110-115cm,主莖地上部伸長節(jié)間5~6個、總葉片數16~17張,穗長24cm左右,生長清秀,穗部彎曲,穗層整齊,后期轉色好。一般畝有效穗17-18萬,每穗總粒數150-170粒,結實率80%,千粒重27-28克。
2、生物學特性
揚秈優(yōu)26全生育期140天左右,比汕優(yōu)63長2-4天,屬遲熟中秈類型。分蘗力強,繁茂性好。據江蘇省農科院植保所鑒定:對白葉枯病Ks-6-6、Px079、菌株抗級為1級、Js49-6菌株抗級為3級、浙-173菌株抗級為5級,表現高-中抗;對稻瘟病ZB1、ZC5、ZD5、ZE3、ZF1、ZG1菌株抗級均為0級,表現抗,穗頸瘟抗級為1級;中抗紋枯;中抗條紋葉枯病。安徽省區(qū)試統一鑒定:對稻瘟病抗級為4-6級,白葉枯病抗級為3-5級;田間無稻瘟病、白葉枯病發(fā)生?沟剐暂^強。米質12項指標中8項達部頒二級以上標準。對土壤、肥水條件適應范圍較寬。
三、栽培要點
1、適期稀播、培育多蘗壯秧
5月初播種。濕潤育秧畝落谷量10kg,旱育秧畝落谷量15kg。秧田基肥以有機肥為主。1葉1心早施斷奶肥,追施接力長粗肥,移栽前3~4天巧施送嫁肥,培育帶蘗老健壯秧。一般秧齡30~35天,移栽秧苗單株帶蘗3個以上。
2、合理密植、栽足基本莖蘗苗
一般畝栽插密度2.0萬穴,每穴4~5個基本莖蘗苗。
3、科學肥水運籌、提高群體質量
每畝總施純氮量13~15kg,采用前重、中穩(wěn)、后補的策略。有機肥和復合肥作底肥,插秧后5-7天施用尿素5-7.5公斤作分蘗肥,適量施用;ǚ。
在水漿管理上,宜采取淺水栽插,寸水活棵,薄水分蘗,當莖蘗苗數接近夠穗苗80%時,適時分次擱田,高峰苗控制在28萬以內;孕穗至抽穗揚花期保持淺水層,灌漿結實階段干濕交替,前水不清,后水不灌,養(yǎng)根保葉,活熟到老,成熟收割前一周斷水。
4、綜合防治病蟲、確保豐產豐收
根據各地病蟲發(fā)生的動態(tài),預防為主,綜合防治,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,確保豐產豐收。
火爆農資招商網[揚秈優(yōu)26],可直接給該產品留言獲取廠家回復